您的位置首页 >行情 >

「基金」对冲基金与亚洲存户全被银行绑一块!波动骤增毁报酬

全球长达11年的股市多头及低利率环境,严重扭曲金融市场。为了满足追求固定收益人士的需求、同时卸除市场波动风险,银行发展出结构型商品,将保守的散户以及不惜冒险拉高报酬的对冲基金,全都绑在同一条船上。近来金融市场剧震,将对亚洲保守储户造成严重冲击,但散户恐怕要等4-6周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基金」对冲基金与亚洲存户全被银行绑一块!波动骤增毁报酬

华尔街日报22日报导,美国银行、花旗、法国兴业银行等银行的金融工程师,发明了一种听来无害的「风险回收」机制。经纪商把全球股票指数及苹果、亚马逊等科技宠儿,全都包装成稳定配发低利息的收益凭证,透过日本邮储银行等机构卖给亚洲散户。然后,银行再转手把跟波动率连结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卖给其他投资人(大多是对冲基金),借此卸除股票、选择权包装商品所带来的风险。银行若想印发更多收益凭证,就得卖等值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给对冲基金。

银行宣称,这种名为「autocallable」的结构性商品,对想在低利率环境中追求股市高报酬的存户极具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发行银行有权在收益凭证追踪的股票触及某个门槛后,自动提前出场,投资人有可能赔光本金及利息。光在去(2019)年,日本售出的这种结构性商品就超过100亿美元。这种商品必须在市场平静无波才能获利,不完美的避险、波动率骤升,都会带来负面冲击。

银行出售这种结构型商品时,会自动嵌入股票指数或全球一篮子股市的买权或卖权。由于2008年金融海啸的关系,银行必须把这些选择权带来的风险,透过复杂的波动率商品转嫁给追求优于市场报酬的避险基金。在雷曼兄弟倒闭前,银行交易员大举押注股票、债券、原物料及货币,希望扩大利润。如今,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金融巨擘已不再这么做,喜爱冒险的交易者大都转移到对冲基金。

近来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导致金融市场惨崩,迫使对冲基金出售手中投资组合变现,银行的波动率商品首当其冲。这可能打击日本等亚洲地区的存户。芝加哥证券律师Andrew Stoltman指出,「散户可能得花上4-6周才会逐渐意识到,他们的投资组合究竟发生什么事。」

「基金」对冲基金与亚洲存户全被银行绑一块!波动骤增毁报酬

芝加哥选择权交易所(CBOE)用来衡量市场恐慌气氛的波动率指数(VIX)甫于3月18日触及85.47点、创历史盘中新高,年初迄今已狂飙379%。

值得注意的是,对冲基金股票配置仍高于美股过去修正期。Zero Hegde 3月19日报导,高盛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标准普尔500指数已较2月19日的历史高点惨跌近3成,对冲基金对股票的配置比例也跟着从47%(是过去30年以来的第95个百分位数)下降至37%(第36个百分位数)。与此同时,对债券、现金的资产配置比例则从14% (第35个百分位数)跳升至30% (第98个百分位数)。

不过,若以过去10次大修正时期来看,当前对冲基金的股票配置比例(37%)依旧偏高,也多于2001年、2008年谷底期的35%、28%。基于这项原因,高盛认为,近期内「投资人预估仍会继续撤出股票,导致股价续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