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创投 >

“越发展,越离不开张江”,38万张江科技人才已开挂!

梦想,是张江科学城里被提及最多的一个词。在这座城里,已有各类科技人才约38万,既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海外院士、中国两院院士,也有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创新人才。在这里,他们开启新征程,以“科技梦”助推“中国梦”,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

最硬核配置:

顶级科学家的“孵化器”代表国家最高水平

4月10日晚10点,上海科技大学传来好消息:由饶子和院士/娄智勇教授/王权教授等组成的“抗新冠病毒联合攻关团队” 科研成果荣登《Science》杂志。该研究为开发针对新冠肺炎的药物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也是今年以来上科大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布的第四篇重大科研成果。以“科技”命名的这座大学,同样是建设中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新药研发平台等国家级大科学设施和科研机构融为一体,成为了科学城内科学发现的最“硬核配置”。

这在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印杰看来,因为落地在张江,所以让一切的布局都来得如此顺畅。如今上科大头等大事之一,就是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加速建设,该装置建成后,将同上海光源、软X射线、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等,构筑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水平最高的光子科学大设施集聚地。

“大科学装置是基础原创研究的眼睛,是让科学家获得世界领先的科学成果、发展引领世界技术的关键。”印杰说,“这也代表国家最高水平,推动着国内科学研究从跟跑到领跑。”

2017年9月,张江实验室挂牌,目标是打造成代表国家最高水平,集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为一体的国家实验室。张江实验室主任助理唐铮也跟她的同事们一样,将张江当成了“第二个家”,她说,能感受科学家在这里扎根的强烈意愿。

“张江实验室正围绕光子科学、微纳电子、生命科学、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重大科研方向,在探索创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同时,也聚集国际高水平人才团队。”唐铮表示,“这都是为早日建成国家实验室奠定基础。”

在张江这片创新热土上,以“全球创新领跑者”为目标的研发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张江科学城内现有市级专业技术服务平台59个。此外,李政道研究所、复旦张江国际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机构和平台相继设立。

通过这一颗颗战略棋子,张江科学城在高水平创新基地布局方面已初步成型,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格局,成为了顶级科学家的“孵化器”。

浦东的最新科创倍增计划显示:到2025年,将建成10个大科学设施,形成世界一流大科学设施群,张江科学城打造成为全球综合能力最强的先进光子科学中心。

“越发展,越离不开张江

最硬核技术:

心怀“中国梦”创新者让中国创造在全球上市

一个新药从想法诞生到真正上市,平均需要12年时间,需要高达数十亿元的投入,但是,最后成功率却不到10%。在张江,能够做到我国每年批准上市的1类新药,每3个就有1个来自张江,这背后凝聚的是众多创业者、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

一辈子能做成一个新药,是许多新药研发者一生的荣耀。2011年,刚刚在张江创立华领医药的陈力,因为条件限制,只能把车库封起来做研发。因为坚持,十来年长跑后,华领医药的全球首创糖尿病新药即将冲过终点线。

“国内首创新药,在浦东、在张江已经不稀奇了,没有实验室的新药研发企业也已不止华领一家,相信未来还有更多的全球首创冒出来。”陈力说,“因为浦东张江已经具备了比肩世界制药的产业能级,做创新药的生态圈已经成型了。”

芯片一直以来被称为信息产业的“粮食”,是让所有的科技创新变成现实的基础。去年,在中芯国际张江工厂内,14纳米芯片已量产,从零开始一步一步走出来,张江“芯”目前的工艺技术已追赶至和世界领先水平差2代左右。

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说,以中国心来做中国芯,在上海浦东这一科技高地,中国企业将直追世界领先水平。

30年前,一批留学生回国后,奋斗首站都选择了浦东张江。30年后,当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兴起之时,年轻的“创新者”们带来了“活力四射”的新发现、新技术。

20年前,陈运文初次途经张江,便对张江的路名感到分外好奇,“东西走向以中国的科学家命名,南北走向又都是以国际科学家命名的。”5年后,他在张江创立的达观数据,成为国内首家将RPA引入到文字自动处理的企业,语言理解一直被称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

在“创新森林”枝繁叶茂下,张江还顺势崛起了一座集聚IBM、微软AI Lab、ADA Health、平头哥、移动大数据、英飞凌、云丛科技、小蚁科技、汇纳科技、黑瞳科技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的张江人工智能岛。

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频频冒尖的张江,让更多的中国创造在全球上市。

“越发展,越离不开张江

最硬核环境:

生态引来“金凤凰” 越发展越离不开张江

“越发展,越离不开张江。”紫光展锐CEO楚庆曾写下这样一段话。3月,展锐刚刚发布了新一代5G终端芯片,他说,“找人才,就一定要围着张江找,展锐在张江的公司方圆十公里内,与芯片有关的企业就有上千家,我们也希望能成为生态的核心,带动周边产业一起走到全球领先的行列。”

四年前,留学回国创业的张少典和马汉东在考察了三个地方后就决定留在张江创业,他们想做的行业非常新——医学信息学领域,“我们需要的人才要求非常高,既要有医疗背景、数据背景,还要有人工智能技术,在张江竟然能找到所有符合条件的人才,对我们来说,太惊喜了。”马汉东说。

30年前,张江还是一个典型的农田乡村,卖酱菜、种菱角撑起当地百姓的生活。30年后,筑巢引凤,张江科学城正在从 “园区” 向 “城区” 华丽蜕变,也成为了38万人才来了就不愿意离开的地方。

今年,科学城又一次吸引了外界的目光:5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启动,涉及创新研发平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及城市功能提升等多个领域,着力营造生活便利、生态优美、服务到位、生活舒适的综合发展环境。

2020年是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的“交卷”之年。上海科创办专职副主任、自贸区张江管理局局长吴强说,十四五规划编制正在抓紧推进,希望各类企业、人才都参与到谋划中,献计献策。未来,张江科学城将全力打造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努力建设成为“科学特征明显、科技要素集聚、环境人文生态、充满创新活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来源:浦东发布)

中国企业网财经:方顺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