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 >

IDC助理副总裁王吉平:未来工作是根本性变革

10月19日消息“在IDC看来,未来工作(Future of Work)是一种根本性变革,未来劳动力、未来企业文化和未来工作空间是真正数字化转型落地的三个核心方向。未来工作的环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同时给予员工更大的自主权,不断促进人机协作,甚至人可以逐渐地退出工作,享受生活”,10月18日,在2019 IDC中国数字化转型年度盛典上,IDC中国助理副总裁王吉平先生接受媒体采访,为在场的记者们展现了IDC预测的“未来企业”的形象。

image.png

数字化转型落地 传统业态产生颠覆性改变

为了评估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熟度和进展,IDC提出了一个数字化转型评估成熟度模型,按成熟度由低到高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随机型、机会型、可重复型、管理型和优化型。“数字化转型在国内已经进入第二阶段,甚至向第三阶段发展的时候,就不能只是谈架构的东西,IDC逐渐认识到真正数字化转型还是要落地到每个细节,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个部分。第一是未来的人,第二是未来的文化,第三个是未来的空间。”王吉平谈到。

IDC预计到2020年,50%亚太地区的劳动力将是千禧一代。作为千禧年一代劳动者,思维模式与跟传统的思维模式有很大的区别,70、80年代出生的人创造了像BAT类型的公司,而在数字化转型时代下,千禧年一代必然会创造新兴企业。数字化转型意味着很大程度上从人的角度上进行优化,比如说员工的满意度,未来的奖励机制都会相应的发生变化。整体来看我们面临人口老龄化,但是短期内人口红利还在,而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人力资源的节约。目前很多的餐厅、制造业都引入了机器人,实现了AI与劳动力之间的结合。人逐渐地退出工作,享受生活,享受自动化成果也是数字化转型落地的呈现。

对于未来企业文化来讲,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DNA的融合,传统企业更多是以KPI考核机制为主,当下新兴企业则采用的是OKR,实际上是结果导向向目标导向考核机制的改变。就像现在比较热门的“斜杠青年”,是以兴趣打造工作以及各个方面的职业生涯,对同一个人,白天是设计师,晚上则可能是一个教师,夜里甚至还会是一个码农。所以文化上数字化转型真正带来企业改变的DNA,通过数字化转型进行员工满意度的改变。在企业在向未来工作的转型中,数字原生态企业比较快,因为数字流量是它的核心,而像联想、微软等传统企业,它在未来工作转型还是需要有一个融合与变化的过程,也就是企业文化的改变,还是需要时间的。

从空间上解释,传统制式化的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员工的需求。通过运用移动设备、智能助理、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更多的人机合作、虚实集成等,改变公司的人才及生产流程管理,未来工作将实现跨场景多设备的无缝连接,会把企业效率、空间感变得越来越虚拟化,致力于移动企业解决方案的钉钉,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华为的Welink都在进行相关领域的探索,像Facebook、Google工作场景都是非常开放的。

未来工作一站式解决方案 智能终端多元化发展

人类的梦想和创新促进了社会进步,未来10、20年,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改变人类生活。在智能终端领域也是在不断创新,背后的原因就是需要更多元化的智能终端产品,来改变人们的生活。王吉平解释说,从长远看,未来社会将是全场景化的,设备之间可以实现自导向的连接智能化。智能设备通过人工智能可以进行深层次的场景分析,捕捉人类的心理需求,而不需要我们进行提前的预设。从终端来讲,传统所涉及的三大件,平板、手机、PC,尤其是PC就可以满足日常需求,而未来像VR、手环、手表,像电子白板等更多终端引入到工作场景当中,实现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未来工作中终端的产品将更稳定、更智能,将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也赋予企业对工作进行弹性的空间规划与选择,进而更容易打造出独特与贴近员工需求的企业文化。外观和功能也将进行全面的升级,届时人们的设备将会朝着更加便捷化、人性化的方向改变。未来的PC在企业中的定位也会发生新的变化,如更加时尚的商用PC满足新一代数字化原生企业的文化诉求。5G的笔记本满足未来何时何地的办公需求,以及具备语音、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应用的PC产品更好的解决人机之间的结合。技术层面,也将改变原有的终端厂商控制着技术的发展的格局。IDC预测未来各个独立的AI终端设备将相互链接,通过各类反馈信息与机器学习,“群体智能”将逐渐成形。

“传统的业态也迎来颠覆性的改变,未来企业将创建可融合的大量智能终端、AI、边缘运算、机器学习的应用平台,这类平台将成为未来群体智能生态圈发展的基础。”王吉平说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