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 >

铁路改革突破通过能力瓶颈 协同驱动京沪再成长

摘要:可靠性、高频次和舒适性奠定高铁在800公里以下绝对优势,高铁竞争优势推动铁路客运周转量2013年止跌回升,占比由2013年29.4%升至2018年41.3%。对比海外,2017年我国大陆高铁票价仅为德国、日本、法国、中国台湾20%~53%,京津城际票价调整带来利润弹性7.5%左右,票价市场化持续推进效果渐显。

来源:中信证券(22.76 +2.02%,诊股)

高铁干线区段通过能力日趋紧张,其中徐蚌段平日开行列车154对,临近产能极限。京福安徽收购带来运行图优化契机,协同提升京沪高铁(6.45 +3.37%,诊股)整体通过能力。换车提速提升客户体验,若本线提价10%或增厚京沪高铁净利润12亿,预计未来5年京沪高铁业绩CAGR12%至约210亿,疫情短期冲击提供布局良机。

干线区段通过能力瓶颈凸显,81%跨线车次固定京沪高铁运行图框架,探索优化方式。

通过能力为单位时间(通常指一昼夜)高铁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对数,铁路网络化导致以京沪高铁为代表的骨干线通过能力日趋紧张。徐蚌段产能紧张限制京沪高铁本线列车增加,2016年以来本线列车开行数量维持4万列次左右。目前运行图编制跨线优先,80.6%跨线车次一定程度上固定京沪高铁列车运行图框架。高铁列车运行图影响因素包括基础设施、运输组织模式、运行图铺画方式和其他不可抗因素,其中运输组织模式、铺画方式或为列车运行图优化抓手。

徐蚌段平日开行列车154对,临近极限成为全线瓶颈,建议对标日本优化运行图。

徐蚌段两种不同速度列车通过时分相差4分16秒,时速350公里17辆长编组列车渐成本线主流,通过分差和停车次数减少提供运行图优化空间。徐蚌段平日开行列车154对、创全国高铁之最,追踪间隔4min、5min占比近60%。预计主要受山东客流自济南、河南和安徽客流自徐州,跨线集中汇入导致列车对数较其他高24~40对。对比日本新干线完全规格化运行图,建议将京沪高铁划分若干区段,优先铺画区段内满能力、规格化运行图,再综合考虑跨线集入方案。

协同有望驱动京沪高铁5年业绩CAGR12%,本线客座率80%接近跨线盈利水平。

商合杭(合肥-杭州段)预计2020Q4运营,河南、安徽赴沪客流分流至商合杭高铁、有效缓解京沪高铁徐蚌段压力。预计2020 ~2022年京福安徽净利润-11.0亿、-3.2亿、1.9亿,中期2025年或实现净利润25亿左右。京福安徽协同带来运行图优化契机,2025年京沪高铁本身有望实现净利润170亿~180亿,若京沪本线票价提价10%叠加京福安徽贡献,2025年京沪高铁净利润或至210亿左右,高铁名片盈利能力凸显。测算京沪本线16辆编组复兴号客座率40%可实现盈亏平衡、80%接近2018年跨线列车盈利水平。

京沪本线提价确定性提升,高铁消费属性渐凸显。

可靠性、高频次和舒适性奠定高铁在800公里以下绝对优势,高铁竞争优势推动铁路客运周转量2013年止跌回升,占比由2013年29.4%升至2018年41.3%。对比海外,2017年我国大陆高铁票价仅为德国、日本、法国、中国台湾20%~53%,京津城际票价调整带来利润弹性7.5%左右,票价市场化持续推进效果渐显。京沪高铁本线人均利润仅为航空24%,航空过去三个航季累计提价31%有望传递至高铁。换车提速提升客户体验,若京沪本线票价提升10%对应2019年净利润增量11.8亿元。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降速拖累需求;疫情控制不及预期;商合杭通车不及预期;票价市场化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

网络化导致以京沪高铁等干线通过能力日趋紧张,徐蚌段平日开行列车154对临近极限。换车提速提升客户体验,若京沪本线提价10%对应2019年净利润增厚11.8亿。京福安徽协同带来运行图优化契机、假设京沪本线提价10%,预计2025年京沪净利润210亿左右。疫情最大影响或为2月,短期冲击预计导致2020年业绩降11%,2021年或增25%、迎大幅改善。继续推荐协同有望驱动5年业绩CAGR12%,本线提价确定性强的京沪高铁。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