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理财 >

聚焦长三角一体化:仲量联行出席2019上海国际智库高峰论坛

近日,仲量联行华东区董事总经理吴允燊先生受邀参与2019上海国际智库高峰论坛,与各行专家共话长三角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此次高峰论坛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来自20余家国际机构的智库专家、上海市发改委等政府机构负责人、企业代表、科研院所学者以及国家驻沪总领事馆官员等约280人共同出席。

长三角 一体化 高峰论坛

吴允燊先生发表题为“新使命,新征程——战略新兴产业与长三角一体化”的主题演讲,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提出具体举措和建议。

长三角 一体化 高峰论坛

12月1日,中央正式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这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长三角需要更好地参与新一轮全球合作与竞争,打造成为中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和科技创新的领头羊。

仲量联行华东区董事总经理吴允燊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增长引擎。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既可以对当前调整产业结构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可以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的稳健发展。”

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中长期内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相比传统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等,战略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拉动作用将显著增强。而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及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将会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在过去的一年中,虽然整体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但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相对亮眼,近期的季度同比增加值增速显著高于同期GDP增长。

就战略新兴产业的地理布局来看,毫无疑问长三角城市群具备极好的发展基础。

长三角 一体化 高峰论坛

长三角区域研发经费投入在近年来显著提升,且增速普遍高于GDP增速。数据显示,在绝对值方面,2018年,长三角地区城市研发经费支出总额约为5千9百亿元,总数接近德国的72%左右。此外,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总体研发相比GDP的投入强度约为2.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其中上海投入强度为4.0%。12月1日公布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到了,研发投入强度到2025年将达到3%以上。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另一个基础是区域的经济基础,长久以来,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情况良好,长三角城市群中第一大城市相比其他城市GDP的相对值更为接近。经济的外溢效应相比虹吸效应对于协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相对更为有利。

长三角 一体化 高峰论坛
长三角群城市空间及经济引力模型

除上述要素外,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还需要关注营商环境、开放程度、金融支持、人才基数,交通连通性等。毋庸置疑,长三角拥有非常扎实的基础和历史传承下的基因。

战略新兴产业VS传统产业 驱动模式大不同

传统行业的发展偏向于产业链整合的模式,其生产要素主要是土地、原材料、人工等;由主导企业通过调整、优化相关企业关系使其协同行动,提高产业链运作效能,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战略新兴产业则是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模式,其生产要素更依赖于研发、数据、资本及人才。更偏向于创新链赋能发展模式,即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围绕产业重大应用和关键技术突破,形成从创意的产生到商业化生产销售整个过程的链状结构。

驱动方式以及生产要素的变化也对城市管理方式提出新的要求,长三角一体化的顶层设计,是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市场创新红利,引导创新要素在区域间自然流动,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仲量联行中国区研究部总监姚耀表示:“在未来的长三角城市群内,中心城市将不会只是虹吸资源和人口的黑洞,而将和周边地区形成对流,生产要素将更好配置,效率会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将健康成长。”

战略新兴产业对于物业市场的需求重点

在布局战略新兴产业的物业载体上,有两个点是重中之重,缺一不可。首先,土地、物业的规划需要考虑到战略新兴产业的生态体系。第二,所在行业内人的需求。具体来说,仅仅是一个以传统工业驱动的制造或研发物业载体空间设计远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比如空间设计需要更多的针对激发创造性的小型及初创类企业的孵化器空间,以及预留出金融类企业的办公空间等;同时,考量企业需求的重要性有时候要超过供应方面的设计。

如何针对性地引入领头羊的“主力企业”,以及该企业在某个细分领域中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或潜在技术或将成为核心问题。

长三角 一体化 高峰论坛

展望未来的长三角区域发展,仲量联行认为有挑战,亦充满机遇。

机会点之一:局部区域间的产业规划雷同,竞争加剧

目前,长三角区域内的部分城市、区县存在招商引资的“倾斜式”竞争,相继以过分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商或大型企业的投资。同时,区域内一些城市间产业规划趋同现象也较为突出。在产业规划中对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这样的热门产业,部分城市当地产业和市场支撑并不充分。优惠政策成为竞争项目的重要手段,但之后项目的投资收益却不一定十分理想。

投资企业希望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是产业规划协同互补,投资政策一目了然,长三角相关的各个区域从自己有一定基础和支撑的产业上错位发展,规划有可操作性的产业定位,和延伸的战略新兴产业,从人才聚集的角度上,培育该产业的核心人才,打造既有产业基础,又有市场空间的产业聚集地。

长三角 一体化 高峰论坛

机会点之二:“软环境”提升更加重要

“软环境”与营商环境非常相似。政策的透明度、政策的前瞻性和一致性、鼓励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精准的人才引进机制和人才政策对于企业而言非常重要。同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各部门的衔接沟通,让企业省去多头联系各个部门,寻求各类政策,办理各项事务,也是很多企业提到的实际诉求。

随着长三角区域软环境的整体打造和提升,让不管是跨国大企业,还是创新创业的初创型企业,都在这里找的到长期发展的空间和市场,以商招商,共谋发展,把长三角区域作为创业干事,安家落户的首选区域,形成一个有机、良性的生态环境。

近期,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要打造这一示范区,仲量联行中国区战略顾问部总监徐岱雄认为可从以下三点进行:“政策细则落地:对有意愿扎根一体化示范区发展的企业,区域发展的要素流动、招商引资、规划管理等创新制度细则需尽快落地。市场主体参与:建立包括企业、高校、研究院等更多社会主体参与的专家智库委员会,为示范区产业导入和发展模式建言献策。城市管理创新:积极探索“大城区管理”创新模式,为生态友好型的空间发展规划及跨区域一体化管理服务机制构建提供支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